添加微信cnlw66发一份资源表给你

再多办法也比不上一个“笨办法”,招商软文营销必须要追求高质量

日期:2019-12-19

摘要:“你不招商,其他都是纸上谈兵。”

“新动能不只是规划出来的,更是‘招’出来的。”

两周前的市委学习讨论会上,上海干部达成了这样一则共识:新动能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逐步发现、明晰、培育壮大的,这不能“等靠要”,得主动出击。

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,长期以来,许多城市把躬身招商作为一项核心经济工作,也形成了各有特点的招商风格。

与一些省市相比,上海这些年在招商引资方面的风格,相对更以稳健见长。比起先声夺人、强势出击,不少上海干部似乎更相信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——其中自然有对制度环境、城市品质等方面的自信和定力,但在个别时候、个别方面,难免也让企业感到有些“高高在上”。

而今,上海将招商工作提到新的高度,理由不言自明:当前的经济形势下,抓好经济发展是格外重要的大事,而招商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,是眼下经济工作的“牛鼻子”,是“最大的实践论”。

不过,招商无定式,在不同发展阶段、不同区域有不同要求,现成经验和模板未必就能套用得上。上海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,招什么,怎么招,有必要在行动之前进一步想清楚。
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新时代抓发展,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,坚定不移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重申新理念,为当前和2020年的招商工作提供了方向性思路。

高质量发展,需要高质量的产业布局、企业集群,也就需要高质量招商引资、高质量的企业服务。说得更具体些,干部如果缺乏对市场的高度把握,就无法瞄准产业链的核心端;如果不能拿出切中要害的高水平服务,就无法触达企业的核心需求;如果没有高标准的产业规划,就无法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和企业集群。

只有保障招商服务是高质量的,招商内容是高质量的,城市才能稳步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来。

“高质量”三个字,内涵很宽泛。不妨看看具象的案例。最近一段日子,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因它高质量的服务特色,在民营企业圈内广受好评。许多落户临港的企业,都不吝赞美临港贴心的服务。而临港自己也时常以提高服务水平自我鞭策,将“努力当好金牌店小二”作为干部的座右铭,贴在行政服务中心最醒目的位置。

怎么当“金牌店小二”?新发展理念中的“创新”二字,就是一大秘诀。持续启用信息化新工具——临港上线内资企业远程身份核验系统后,企业股东再也不用跑现场,只需在办公室里动动手指;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上线后,“特斯拉速度”再不是“特事特办”,而是成为“人人平等”的机制保障。

这个过程中,也会生发出更深层次的创新——能不能通过与市场的提前对接,实现更加精准的招商?能不能通过开发商的提前介入,为企业量身定制发展空间?为解决上述问题,临港提出“前置招商、预制招商”的新概念,一些企业甚至在落地签约前,就已经和开发主体谈好了周边设施、交付标准等细节问题。

这无异于创新思路的本质转变。政府考量的重心,从“我能给企业什么”,转到“企业你需要什么”,这更容易让招商行为从曾经的“你追我赶”转变为“两厢情愿”。

回到更大范围内的招商工作上,新发展理念指引下,绝不能走简单粗放的招引老路,必须想尽办法,创新招商思路,吸引和培育适合上海土壤发展的产业。这个方面,该有的定力还得有。

但同时,政府部门和干部,更要习惯于躬下身子,做“有求必应、无事不扰”的“店小二”,问企业所需、想企业所想、急企业所急;也要学会紧盯产业链、价值链的高端,用更敏锐的目光和更有效的办法,让更多好项目、好投资落地,带动更大范围的转型升级。

归根到底,道路千万条,实干第一条。市委学习讨论会上已经说得很明白,具体招商的方式可以研究,但要不要招商、该不该主动,不该成为问题。“你不招商,其他都是纸上谈兵。”

这方面,今年以来的一些镜头,令人印象深刻。有的区为了“抢时间”啃小面包、泡方便面;有的区外出考察也不忘招商,白天跑企业,晚上开会成了常态;有的区领导喜欢组织“高铁会议”,要把出差路上的时间也用足;还有的区招商员坦言,服务企业不难,就是要比谈恋爱还认真……

毕竟,再多办法也比不上一个“笨办法”。追求高质量,还是要下点苦功夫的。(来源于上观))

 
 
 

155-3828-6621
7*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